Board logo

標題: 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3 22:42     標題: 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

聲聞悟心無為,緣覺悟法無為,十地菩薩悟法空無為,妙覺菩薩悟真無為,而無不為。無為法者,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,不與天地相終始,解者應不作斷滅相。
作者: 童心未泯    時間: 2010-7-4 00:29

凡有所相皆是虛妄~

佛陀涅盤時,弟子問:以何為師? 釋佛云:以戒為師..而後再以覺為師
何謂五戒 ? 殺盜淫妄酒...
夫食肉者斷大悲種....


[ 本帖最後由 童心未泯 於 2010-7-4 00:34 編輯 ]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4 08:06

金剛經大旨。總是欲人守六根絕六塵。而六根六塵之不淨者。以五蘊未空故也。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4 08:07

我相既無。則六根自非我有。無眼耳鼻舌身意矣。六根既無。則六塵無安頓之所。無色聲香味觸法矣。夫眼為六根之先鋒。意為六識之主帥。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4 19:52

食肉無悲
心肉無慈
作者: 童心未泯    時間: 2010-7-8 00:48

眼耳鼻舌身意乃為六賊(不要常被賊捉去喔^^...即迷)..若能行中道方可守...過與不及都非中道,凡事適可而"止"
如能縮小自己..我執我相皆以淡化..紙上論經談道無義..貴在能行..
茹素只是口齋的基本功...心齋與意齋也很重要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8 07:36

既是修行,必是注重實行。
中道更是重要,若無紙上談何來身體修?談經論道無非是讓人離開迷航,因為一般人無法達到以心印心的境界,不管何事都需中庸之道,但什麼是中道?寡鮮人知?自己的中道可能是別人眼中的非中道?
修行必戒口,戒口不若戒心,戒心不若戒無戒。

一個實例:三國時代關羽馳騁沙場、斬人無數、飲酒食肉最後普淨一句話當下頓悟成道飛仙。這是為何?
作者: 童心未泯    時間: 2010-7-8 18:55

關雲長義薄雲天..因為他守"義"字...但如果以此例以一概全似乎有些偏頗...
如果沒記錯..他是身首異處亡...冥冥當中也承受"他殺人無數所種之果報"...
我想..要學習關雲長的是他忠孝節義的精神..而不是他是否茹素成道..
何不以釋佛.觀音菩薩..或其他諸佛菩薩為榜樣呢?

何謂中道?簡言之:憑天理良心即守本份..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8 19:04

一個例子並非以一概全可能有些誤會
劣者要說明的是修行千萬不要執著,執著則離乎中道。
天理良心本份要如何中道?這就是奧妙之處。
每位佛菩薩都有成道的公案都是好題材..
會舉例關聖帝君是因為他聽了別人''一句話''當下成道,就是一念心罷了~十法界不離一念心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8 19:22

十法界不離吾人當前這一念心,悟者為聖,迷者為凡,所謂「三點似星相,橫勾似月斜,披毛從此出,作佛亦由它」,每起一念,即落一道。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,若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從善如流,依聖者之路,從因上努力,人生必定愈來愈光明,終而超凡入聖,果證菩提。
作者: 童心未泯    時間: 2010-7-9 23:12

謝謝樂大分享喔...一些事沒放心上
近日身體微恙..無法立即回帖...
何謂中道...呵..講白話一點就是要懂得自我管理與自律的精神..
何為念..可拆解為"今"+"心"..即現在的心念...
也就是要我們時時善護當下的念頭..是與非...善與惡存乎一心一念
關聖帝君的例子有一句話下了最好的註解:放下屠刀立地成佛...希望貼切..


樂大,很喜歡跟人論道談經是吧?







作者: stockv    時間: 2010-7-13 07:31

衝一下宗教版人氣
作者: 股牛    時間: 2010-10-2 00:37



QUOTE:
原帖由 stockv 於 2010-7-13 07:31 發表
衝一下宗教版人氣

樂師父很久沒幫我上課囉........
作者: table    時間: 2012-4-4 18:34

看各位講經論典,別有一番滋味
只是多為文言,不易懂
若各位能多多以白話文講
我想效果會更好




歡迎光臨 股神幫 (http://stockgod.freebbs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5.0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