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客:
註冊
|
登錄
|
會員
股神幫
»
宗教百家
»
佛教
» 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
1
2
…
下一頁 ›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打印
|
推薦
|
訂閱
|
收藏
標題: 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3 22:42
219.81.151.18
#1
分享
私人訊息
聲聞悟心無為,緣覺悟法無為,十地菩薩悟法空無為,妙覺菩薩悟真無為,而無不為。無為法者,常清常淨,無實無虛,不與天地相終始,解者應不作斷滅相。
童心未泯
堂主
積分 4411
帖子 1763
黃金 41123 兩
股票 4 張
貢獻值 20 次
股技值 0 段
股神財符 0 枚
註冊 2009-11-15
用戶註冊天數 5131
股字輩
發表於 2010-7-4 00:29
114.32.178.248
#2
私人訊息
凡有所相皆是虛妄~
佛陀涅盤時,弟子問:以何為師? 釋佛云:以戒為師..而後再以覺為師
何謂五戒 ? 殺盜淫妄酒...
夫食肉者斷大悲種....
[
本帖最後由 童心未泯 於 2010-7-4 00:34 編輯
]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4 08:06
61.31.134.76
#3
私人訊息
金剛經大旨。總是欲人守六根絕六塵。而六根六塵之不淨者。以五蘊未空故也。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4 08:07
61.31.134.76
#4
私人訊息
我相既無。則六根自非我有。無眼耳鼻舌身意矣。六根既無。則六塵無安頓之所。無色聲香味觸法矣。夫眼為六根之先鋒。意為六識之主帥。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4 19:52
219.81.158.61
#5
私人訊息
食肉無悲
心肉無慈
童心未泯
堂主
積分 4411
帖子 1763
黃金 41123 兩
股票 4 張
貢獻值 20 次
股技值 0 段
股神財符 0 枚
註冊 2009-11-15
用戶註冊天數 5131
股字輩
發表於 2010-7-8 00:48
114.32.178.248
#6
私人訊息
眼耳鼻舌身意乃為六賊(不要常被賊捉去喔^^...即迷)..若能行中道方可守...過與不及都非中道,凡事適可而"止"
如能縮小自己..我執我相皆以淡化..紙上論經談道無義..貴在能行..
茹素只是口齋的基本功...心齋與意齋也很重要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8 07:36
61.31.129.130
#7
私人訊息
既是修行,必是注重實行。
中道更是重要,若無紙上談何來身體修?談經論道無非是讓人離開迷航,因為一般人無法達到以心印心的境界,不管何事都需中庸之道,但什麼是中道?寡鮮人知?自己的中道可能是別人眼中的非中道?
修行必戒口,戒口不若戒心,戒心不若戒無戒。
一個實例:三國時代關羽馳騁沙場、斬人無數、飲酒食肉最後普淨一句話當下頓悟成道飛仙。這是為何?
童心未泯
堂主
積分 4411
帖子 1763
黃金 41123 兩
股票 4 張
貢獻值 20 次
股技值 0 段
股神財符 0 枚
註冊 2009-11-15
用戶註冊天數 5131
股字輩
發表於 2010-7-8 18:55
114.32.178.248
#8
私人訊息
關雲長義薄雲天..因為他守"義"字...但如果以此例以一概全似乎有些偏頗...
如果沒記錯..他是身首異處亡...冥冥當中也承受"他殺人無數所種之果報"...
我想..要學習關雲長的是他忠孝節義的精神..而不是他是否茹素成道..
何不以釋佛.觀音菩薩..或其他諸佛菩薩為榜樣呢?
何謂中道?簡言之:憑天理良心即守本份..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8 19:04
219.81.146.17
#9
私人訊息
一個例子並非以一概全可能有些誤會
劣者要說明的是修行千萬不要執著,執著則離乎中道。
天理良心本份要如何中道?這就是奧妙之處。
每位佛菩薩都有成道的公案都是好題材..
會舉例關聖帝君是因為他聽了別人''一句話''當下成道,就是一念心罷了~
十法界不離一念心
stockv
龍頭
積分 44189
帖子 8796
黃金 253160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168
股字輩 股聖
發表於 2010-7-8 19:22
219.81.146.17
#10
私人訊息
十法界不離吾人當前這一念心,悟者為聖,迷者為凡,所謂「三點似星相,橫勾似月斜,披毛從此出,作佛亦由它」,每起一念,即落一道。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,若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從善如流,依聖者之路,從因上努力,人生必定愈來愈光明,終而超凡入聖,果證菩提。
1
2
…
下一頁 ›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Powered by
Discuz!
© Comsenz Inc.
檢舉論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