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 中醫藥科學化之迷思 : 人工栽培之藥效難及道地藥材
無頭像
李永年 (此年非彼年)
當家
Rank: 4Rank: 4

積分 8934
帖子 1566
黃金 45698 兩
股票 3 張
貢獻值 266 次
股技值 0 段
股神財符 0 枚
註冊 2012-2-14
用戶註冊天數 4426
股字輩 
發表於 2012-6-29 11:44 
210.69.214.41
分享  私人訊息  頂部
中醫藥科學化之迷思 :
人工栽培之藥效難及道地藥材

以下提供大陸中醫名教授郝萬山講傷寒論時的一個案例,提供參考:


(摘錄自郝萬山講傷寒論國家講座)

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一方水土生一方藥材,你看西瓜在夏天天氣最熱的時候,在太陽的直射下它成熟了,陽光越強烈,今年的西瓜越甜,問瓜農,如果今年老是陰雨連綿的,西瓜個兒也長,但是西瓜不甜,有一年我到西瓜地裡去,我就站在西瓜秧子旁邊,站在大西瓜的旁邊,我心想,大西瓜啊,我到底體驗體驗你怎麼接受陽光的照射?我站了5 分鐘,滿身開始冒汗,瓜農過來說:“你要幹什麼?”我說我要體驗體驗西瓜的生活,我要體驗它是怎樣在陽光的直射下鍛煉自己耐熱的能力的。這個瓜農就笑了,說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人,要和大西瓜比比耐熱的能力。其實那時候我就想,大西瓜, 你在陽光的直射下,練就了耐熱的能力,所以當我們人體不能耐熱的時候,當我們人體煩渴、口渴缺乏津液的時候,我們拿你來吃就能夠達到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效果。可是在冬季,我曾接診過幾個中學生,胃疼。我說你胃疼是怎麼回事啊?他說前幾天有人送個西瓜,我爸爸媽媽都不吃,我想夏天我可以吃半個或一個西瓜,我就切開吃了兩條,沒想到吃了兩條以後就胃疼了。什麼季節?三九天,外面下著大雪,吃了兩條西瓜胃痛了。我說你夏天吃不吃?他說夏天我吃飽了都沒事啊!我說這就叫時令,在這個時令大自然化育了西瓜,在這個時令吃,對你的身體就有好處,反時令吃,對身體就有傷害。少吃一點沒關係,吃多了就出毛病。



有一年,那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,老師們帶我們去採藥,長城北邊河北省興隆的山裡去採藥,在向陽的坡上,我發現太陽照射著石頭,燙得你不敢坐,那些植物大多是抗熱的,所以大部分是清熱藥;在背陰的山坡,山的上面, 在早晨和傍晚還能夠看到太陽,大多是生長的是養陰的藥,我就好奇,這深山溝裡到底會長什麼東西?我自己就一聲不吭地往山溝下,下到山溝裡發現那裡植物很少,偶爾有些蕨類植物,植物很少,我發現有的地方還有冰雪,夏天冰雪都沒化,可是就在冰雪沒有化的(地方的) 旁邊有一些長著高高的,有一人高,比我還高一點的植物,一堆堆的植物,綠色的葉子,紫色的花朵,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,就拿一個小鎬刨刨,我發現它的根像小紅薯一樣,我連根帶著枝葉扛到山頂,老師從大老遠就看到了,你從哪挖的附子?我心裡一激靈,附子原來長在這樣的地方,夏天都冰雪不化的地方,生長的卻是附子它就經年累月在這種寒冷的地方生長著,生活著,一代代的練就了自己耐寒的能力,所以當我們人體不能夠耐寒時,我們拿自然界中這種耐寒的植物來吃。中藥說它是大辛大熱的,是溫陽散寒的,是止痛的。這就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提供的恩賜,這就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提供的,調整我們健康失調的天然的藥物。所以雪蓮花生長在海拔4000 米雪線以上,大家琢磨琢磨它什麼性質的?它的花是白色的,實際上它是熱性的,如果它不是熱性的話,在那裡早就凍死了,不能生存,所以它是溫陽的。



後來我看到一本藥物栽培的小冊子,說附子種在向陽的、溫暖的、肥沃的土地上,產量會高,那確實是,附子在那麼艱苦的地方都可以活著,你把它種在肥沃的、溫暖的土地上,附子當然產量會高了。我問藥物栽培的老農,附子您種在這個地方,產量高不高?他說產量高。我說效果怎麼樣?他說我從山裡移到這兒,頭一年生長的東西,第一代生長的東西很好、不錯;然後用我自己生產的種子,種到第二代,也還湊合;用我自己的種子種到第三代的時候,我曾經試過,前面所說的吃完了會上火,到了第三代的時候,我拿高壓鍋把它煮熟了,沾上白糖當白薯吃。都快吃飽了,不上火。這時候我感到很吃驚。我們今天無論怎麼精心的辨證,怎麼精心的用藥,有時候你胸有成竹,覺得用完這個藥病就會好,結果病人再來的時候,沒有達到預期的療效,是我們辨證不好嗎?是我們用方不對嗎?後來我聯想到,很可能是藥物的性質,由於人工栽培沒有能夠模擬自然生態的環境,而使它的藥性發生了改變,藥效不如以前好了,所以中藥一定要講道地藥材,還是地道藥材。


韓國種人參,高麗參很有名,高麗參的力量也確實不小,我在韓國的時候,參觀過好多種人參的地,發現土壤的成分,一定要化驗,和山裡生長人參的地方的土壤的成分、微量元素一致。光照要模擬自然環境下的這種光照。我們的東北也有人在種人參,我的一個學生,他就大面積的種人參,有一年,他給我拿了小蘿蔔一樣的人參,這麼一大堆,我開始覺得這東西很厲害,我沒有氣虛,甚至有時候還偶爾有點高血壓,不敢吃它,我就拿根人參鬚嚼了嚼,沒事,沒反應,也不是吃完人參覺得有精神,也不覺得上火。然後我就吃上小半枝,還沒反應,嚼上一枝,還沒反應,最後煮上兩枝吃完了還沒有反應,我說他種的人參不知道多少代了,已經接近小蘿蔔了。那一大捆我吃完了,既沒有感到有補氣的效果,也沒有感到有上火的副作用。所以由這個方子聯想到中醫、中藥要想提高療效,把好藥材生產這個關是多麼的重要。






[ 本帖最後由 李永年 於 2012-7-8 21:58 編輯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