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 張道陵
stockv
龍頭
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

積分 44211
帖子 8805
黃金 253215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284
股字輩  股聖
發表於 2014-6-15 12:20 
180.218.2.115
分享  私人訊息  頂部
張道陵(34年-156年或178年[1]),字輔漢,東漢人。是道教的創始者,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。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,張天師,祖天師,正一真人。
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,在某些道教流派中,張道陵與葛玄、許遜、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。
張道陵祖籍江蘇豐縣,出生於古豐縣城西南邀帝城附近的古村落盤庚村(阿房村)(今江蘇豐縣費樓村),相傳為張良後人。東漢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。少年時就精通《道德經》,曾經在太學學習。漢明帝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,任巴郡江州(今重慶市)令。後來隱居洛陽北邙山,學習長生之道,朝廷徵為博士,但是稱病不去。漢和帝時又徵為太傅,三詔不就。漢順帝時在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,自稱太上老君 “授以三天正法,命為天師”,“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”,並造道書24篇。漢桓帝時在青城山逝世,相傳年123歲,道教稱為“祖天師”。
另外據傳《老子想爾注》即張道陵所作。其弟子有300多人,並設立二十四治,為後來五斗米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。
從張道陵這一脈傳承下來的天師道,正是以符籙見長,故世稱符籙派,也叫正一派。“正 ​​一”就是太極虛道的別稱,同時也含正宗、正統、規整的意思。
中文名張陵
別 名張道陵,張輔漢
國 籍中國東漢
民 族漢族
出生地豐縣阿房村(豐縣費樓村)
出生日期史載不詳
逝世日期永壽二年(156)( 丙申年)
職 業道士
畢業院校太學
信 仰道教
主要成就授五品正一盟威經籙
代表作品《老子想爾注》
世 號祖天師
道教祖庭江西省鷹潭龍虎山
嗣漢天師府張金濤主持、張金華助理
目錄
1 簡介
2 來歷
3 修道與降魔利民
4 成仙
5 歷史遺存
6 主要事件
▪ 鬥法
▪ 羽化
7 生平
8 野史逸聞
9 張道陵與道教的創立
10 傳承
11 卡牌
1 簡介
編輯

張道陵 (34—156)被佛教釋道安視為道教的創始者,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。第一代天師。本名張陵,東漢沛國豐邑(今江蘇豐縣)人。道書載:為漢留侯子房八世孫。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,生於吳之天目山,七歲讀老子道德二篇,即了其義。為太學書生,通曉天文、地理、諸子、五經、從學者千餘人。永平二年(59)以直言極諫科中,拜巴郡江州令(今重慶 ),時年二十六歲。因素志於黃老之道,見世風日下,不久遂棄官隱於北邙山(今河南洛陽北)。漢章帝、和帝詔徵皆不就。後與弟子王長從淮入江西鄱陽,訴流至雲錦山(今龍虎山 ),煉九天神丹,三年丹成而龍虎見,山因以名。聞蜀中民風純厚,易可教化,入蜀居鶴鳴山修道。漢安元年(142)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,創立了道教。立二十四治,以祭酒分領,不喜施刑罰,廉恥治民,符水治病,百姓奉之為師。尊老子為教祖,奉《老子五千文》撰《老子想爾注》闡揚道教教義,稱“ 道”即是“一”,“一散形為氣,聚形為太上老君 ”。以“道”為最高信仰。永壽二年(156),以盟威都功諸品經籙、玉冊、劍印付子衡,與夫人雍氏昇仙而去,年一百二十三歲。唐天寶七載冊贈“ 太師 ”,僖宗中和四年(884)封為“ 三天扶教大法師 ”。宋理宗加封“ 正一靜應顯佑真君 ”。道教尊為祖天師,泰玄上相,降魔護道天尊。
2 來歷
編輯

祖天師張道陵,初名陵後名道陵,字輔漢,系張良(子房)八世孫,後漢沛國豐縣人。本來是太學書生,生性好學,博採五經,邃於黃老之道,七歲時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,皆極其奧。長為博學之士。後棄官學道。創立了正一盟威道,俗稱五斗米道,故稱張道陵為祖天師。
3 修道與降魔利民
編輯

張道陵先退隱北邙山修道,後得黃帝九鼎丹經,修煉於繁陽山,丹成服之,得分形散影之妙,通神變化,坐在立亡,每泛池中,誦經堂上,隱几對客,杖藜行吟,一時並赴,人皆莫測其靈異也。後於萬山石室中,得隱書秘文及製命山岳眾神之術,行之有驗。聞蜀民樸素純厚,易於教化,且多名山,乃將弟子入蜀,於鶴鳴山隱居修道。既遇老君,遂於隱居之所備藥物,依法修煉,三年丹成,未敢服餌,謂弟子曰,神丹已成,然未有大功於世,須為國家除害興利,以濟民庶,然後服丹即輕舉,臣事三境,庶無愧焉。老君尋遣清和玉女,教以吐納清和之法,修行千日,能內見五臟,外集外神。六天妖魔,盡被降伏。先時蜀中魔鬼數万,白晝為市,擅行疫癘,生民久蒙其害,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後,張道陵斥其鬼眾,散處西北不毛之地,與之為誓曰,人主於晝,鬼行於夜,陰陽分別,各有司存,違者正一有法,必加誅戳。於是幽冥異域,人鬼殊途,大利蜀民。功成蒙太上冊封正一天師。
4 成仙
編輯

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台治,以余丹,及印,劍,都功符籙,授子衡曰:“ 吾遇太上親傳至道,此文總領三五都功,正一樞要。世世一子紹吾之位,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。”是日同弟子王長,趙昇,於雲台山上與夫人雍氏白日飛升。是為道教第一代天師,而為道教正一教祖。[1]
永平二年赴“直言極諫科”而中之,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(今重慶),不久退隱北邙山中(今河南洛陽附近),修持煉形合氣,辟穀少寢長生之道。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,复徵為博士,封冀縣侯,三詔不就。後入吳,又愛蜀中溪嶺深秀,遂入蜀隱於鶴鳴山,修神丹符咒之術。
張道陵有弟子王長、趙昇隨其習黃老之道,助煉龍虎大丹,丹成,服之返老還童,且去遊而參訪仙源。
一日,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:“中峰石室內,藏有《三皇秘典》、《黃帝九鼎丹書》,得而修之,可以升天!”於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,果然得到丹經道書,遂赴雲錦山(即龍虎山),精思修煉,而得分形散影之術。
一日夜半似醒似夢之間,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,對張道陵說:“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,狂暴生民,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,名錄丹台矣!”乃授以“ 正一盟威符錄 ”,三五斬邪雌雄劍、陽平治都功印、平頂冠、八封衣、方裙、朱履等。以千日為期,約會於閬苑。
張道陵拜領老君所授,日昧秘文,據說能集三萬六千神靈,以供驅使。他隨即往青城山,置琉璃高座,左供元始天尊,右供三十六部尊經,立十絕靈幡,鳴鐘叩磬,布龍虎神兵,施起法力。
  魔王魔鬼同聲哀求,盡被折服,表示再不敢虐民。張道陵乃收八部鬼神,殲六大魔王,群妖乃滅表絕跡。他則遂與弟子王長、趙昇往川中云台山卜居其地繼續修煉。
既伏妖魔,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:“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,但滅鬼過多,未免殺氣穢空,非大道好生之旨。子須再修三千六日,吾待子於上清八景宮中。”於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長、趙昇復往鶴鳴山,精修二十餘年。
永壽元年正月,據說太上與眾真复降,為張道陵說:“北斗延生真經”及“三八謝罪法殲”。永壽二年春,會三界萬神於青城山黃帝壇下,盟五嶽四瀆,立二十四治,福庭鬼獄。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,七十二福地,命人處明陽、鬼處幽陰,各治設祭酒與男官、婦官,以贊玄化。其時,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。張道陵率弟子復遊各地,斬妖巷孽、奪鹽池,建功立德,造福蜀民。據稱,功成後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。
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合山,見絕岩下桃熟,命王、趙二弟子投身取之,遂亦下傳其真道。後以餘余丹及印、劍、都功符錄。授子衡曰:“吾遇太上親傳至道,此文總領三萬都功,正一樞要,世世一子紹吾之位,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。”是日,以丹分付弟子王長、趙昇,於雲台峰與夫人雍氏乘雲上升,在人間123歲,女兒文姬、文光、賢姬、芳芝皆得道上升。
張道陵因在蜀漢之境設二十四治,為布化行道的機構,凡入道者交五米為信,後人因稱其教為“ 五斗米道 ”。因張陵為該教第一代天師,故教徒尊稱“祖天師”。人們又稱其教為“ 天師道 ”。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,奉《老子五千文》為最高經典,並自撰《老子想爾注》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。以“道”為最高信仰,將“道”和老子相提並論,宣稱即是“一”,“二散為氣,聚形為太上老君 ”。
唐玄宗天寶七年(748年),冊贈為“ 太師 ”。禧宗中和四年(884年),封為“ 三天扶教大法師 ”。宋徽宗大觀二年(1108年),冊贈“ 正一靖應真君 ”,理宗加封“ 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,正一靖應顯佑真君 ”。元成宗加封“ 正一沖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 ”。明崇禎皇帝加贈“ 六合無窮高明上帝 ”。道教稱祖天師、泰玄上相、大聖降魔護道天尊。
因嗣第四代天師張盛將天師法裔由陝西漢中遷居江西省龍虎山中。從張盛以後道陵祖師歷代子孫皆住在龍虎山中,一直到63代天師張恩溥。1949年大陸解放,張恩溥隨蔣介石殘餘勢力逃往台灣,攜帶長子張允賢和祖傳“玉印”及“法劍”一口。現貴溪縣上清鎮天師府即其遺脈。
5 歷史遺存
編輯

豐縣張道陵傳說分佈區域豐縣、蘇
豐縣費樓村(阿房村)
豐縣費樓村(阿房村)[2]
魯豫皖接壤地區、龍虎山、鶴鳴山、青城山等道教名山及日本、法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。張道陵原名張陵,字輔漢。生於豐縣阿房村(今江蘇徐州豐縣),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,被尊為第一代天師。通達五經,曾入太學,舉“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”,任巴郡江州(今重慶) 令。後棄官隱居北邙山(今洛陽北)。漢章帝、漢和帝徵召皆不就。與弟子王長杖策入淮,經鄱陽(今波陽),溯流至雲錦山(今貴溪龍虎山)煉丹,修長生之道,三年丹成。聞巴蜀診氣為害,遂與弟子赴四川鶴鳴山(一作鴿鳴山,今四川大邑縣境)傳道。張天師永和六年(141年)造作道書二十四篇,自稱“太清玄元”,奉其道者,須納五斗米,時稱“五斗米道”。漢安帝元年(142年)張陵託言太上老君親降,授“三天正法”,命為“天師”。同年又授“正一科術要道法文”,“正一盟威妙經”,重為“三天法師正一真人”。又託言太上老君於漢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(布化行道的地區機構):上八治,中八治,下八治,囑天師張道陵奉行布化。張陵以符水、咒法為人治病。並授民取鹽之法,後人稱“陵井”(用咸井水熬鹽)。百姓得其益,奉
張道陵
張道陵
之為天師,弟子戶達數万。進而設立祭酒,分領其戶,有如宰守;並立條製,使諸弟子隨事輪流出米絹器物樵薪等;不施刑罰,以善道治人。使有疾病者書記生身以來所犯之罪,手書投水中,與神明共盟,不得複犯罪,以生死為約。張陵奉《老子五千文》、《太平洞極經》為主要經典,並著《老子想爾注》,宣揚人君按“道意”治國,則太平;循“道意”治民。民即壽考龍虎山以其道家祖庭、丹霞地貌、春秋戰國大型崖墓群珠壁聯合為特色,在全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獨樹一幟。東漢中葉,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。張天師至今承襲六十三代,歷經一千九百多年。張道陵和弟子王長一起修煉龍虎大丹,一年有紅光照室,兩年有青龍白虎來保護丹鼎,三年丹成,他也就成了真人。
6 主要事件
編輯

鬥法

傳說東漢順帝年間某夜,太上老君降臨在他住的地方,授給他雌雄劍

和許多符籙,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大鬼神。張道陵精修千日,煉成了種種降魔的法術。不久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共億萬數為害人間,他們帶來各種瘟疫疾病、殘害眾生。張道陵於是在青城山上設下道壇,鳴鐘扣罄,呼風喚雨指揮神兵和這些惡鬼大戰。張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,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變成了蓮花。鬼眾又放火來燒,真人用手一指,火焰又燒了回去。鬼帥一怒又招來千軍萬馬重重包圍,不料真人用丹筆一畫,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紛紛叩頭求饒。但是他們口服心不服,回去後又請來六大魔王,率領鬼兵百萬圍攻青城山。張道陵神閒氣定,不為所動,他只用丹筆輕輕一畫,所有的鬼都死光了,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來,只好叩頭求饒。張道陵再用大筆一揮,一座山分成兩半把六個魔王困在裡面,動彈不得。於是魔王只得答應永世不再為害人間。
羽化

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,在四川雲台山(今蒼溪縣雲峰鎮
位於江蘇豐縣費樓村的“藥盒子”
位於江蘇豐縣費樓村的“藥盒子” (4張)
境內)中,玉皇大帝派遣使者持玉冊,封張道陵為正一真人,他在逝世前授給長子衡斬邪二劍,叫他要驅邪誅妖,佐國安民,世世由一個子嗣來繼承他教主的地位。囑咐完畢,張道陵就和弟子王長、趙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,而他所創立的鬼道一直在民間傳到今天,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,因此也稱“五斗米教”。雲台山,位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雲峰鎮境內。東漢時期,張道陵在川西、川北和漢中地區設道場或教會,共二十四治(後來與二十八宿合併增加到二十八治)。漢安二年天師張道陵設立的二十四治,分上品八治、中品八治、下品八治。雲台山是下品八治的第一治(《雲笈七簽》卷廿八《廿四治》)。《道藏》中的《珠囊》引《二十四治圖》、《七簽·蜀中廣記》引《二十四治圖》、《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》、《天師治儀》以及清人彭定求的《道藏精要》中,均說云台山治在巴西郡閬州蒼溪縣。《太平寰宇記》卷八十六在“雲台山”條目下引《週地圖》說:“漢末張道陵在此學道,使弟子王長、趙昇,投身絕壑,以取仙桃。長等七試已訖,九月遂成,隨陵白日昇天。”《十道記》說蒼溪云台山即“張道陵升真之所”。
7 生平
編輯

辭州令北邙修道張陵,道教稱張道陵,字輔漢,沛國豐邑(今江蘇豐縣)人。生於東漢光武帝十年(公元34年)正月十五日晚上。他的八世祖為“漢初三傑”之一的留侯張良。張良輔佐劉邦打天下,建立了兩漢王朝,被封為“留侯”。而張良功成身退,飄然而去,隨赤松子學辟穀,導引輕身之術。
張道陵的草堂
張道陵的草堂
張道陵的父親叫張大順,也好神仙之術,自稱“桐柏真人”,所以,生下兒子,即取名為“陵”,希望將來能追隨先祖,遠離塵世,登陵成仙。張道陵自幼聰慧,七歲時,開始學習儒家“五經”,以後,不斷學習到社會上流傳的天文、地理一類的書。他刻苦學習,立志做官,並想輔佐漢室,榮宗耀祖。志向和毅力鼓舞著他,最後,他進入了全國的高等學府——洛陽太學,在這裡他博通五經,成了一名飽學之士。張道陵太學畢業後,他想跟他的老師一樣來授徒講經,一舉成名。他先後到南方天目山南的神仙觀和西北的通仙觀,設立講堂,教授五經。數年間,學生有千​​人之多,鄉人稱他為“大儒”,名傳一方。漢明帝永平二年(公元59年),張道陵二十五歲,被郡守以“賢良”推薦到朝廷,後來,到洛陽經過考核,一舉中了“賢良方正極言直諫科”,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(今重慶市)令。在江州令任上,他看透了地方強權的橫行,為官的貪贓枉法,老百姓食不果腹怨聲載道。他又想到自己為一介書生、小小縣令,怎麼也改變不了這樣的世道,倒不如效法先祖張良,出離塵世,善保自身,以圖延年益壽罷了於是,張道陵約在明帝末年,謝絕了朝廷的一再挽留,辭去江州令職,便北上洛陽,隱居北邙山中,潛心修習黃老長生之道。他研讀了《道德經》、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以及讖緯之學。三年後,得《黃帝九鼎丹法》,相傳神獸白虎銜符而至其所,其道術日益完善。漢光武帝由讖緯之說登上皇帝寶座,晚年,深信不疑,遂“宣布圖讖於天下”。漢明帝繼位後,秉承皇帝遺旨,宣揚圖讖,又派人西天求法,引佛教於中國。漢章帝建初五年(公元80年),在京城舉行了白虎觀會議,章帝主持以圖讖證五經,也就是以神學來講五經,聽說北邙山有個張道陵,便徵召他為經學博士,張道陵無心輔佐漢室,便避而不見。和帝永元四年(公元92年),朝廷又下詔徵張道陵為太傅,封兾縣侯,但​​張道陵卻視祿為糞土,所以三詔而不就。張道陵對來使說:“人生在世,不過百歲,光陰荏苒,轉瞬便逝。父母隆恩,妻不厚愛,也隨時而消失。君臣之恩,誰見長久?請轉告聖上,只要清靜寡欲,無為而治,天下自然大定,我有何用?我志在青山中!”為了避開京都近郊的俗務嘈雜和騷擾,張道陵決心離開雲遊名山大川、訪求仙術去了。鶴鳴山創派張道陵先是南游淮河,居桐柏太平山,後與弟子王長一起,渡江
龍虎山
龍虎山(12張)
南下,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。這里山清水秀,景色清幽,傳說為古仙人棲息之所,張道陵就在山上結廬而居,並築壇煉丹,經過三年而九天神丹煉成;而龍虎出現,所以,此山又稱龍虎山。六十多歲的張道陵,服下神丹,身體健如青壯年,後又得秘書以及驅鬼之術。為了廣傳道術,他離開龍虎山,又到蜀郡的鶴鳴山去了東漢順帝漢安元年(公元142年),
一代張天師張道陵雕像
一代張天師張道陵雕像
張道陵為了嚴密組織紀律,加強對教眾的信仰宣傳。規定教眾要信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,除每年五月、臘月的吉日祭祀祖先,二月八日祭灶神外,不准祭其它的神,更不准胡亂行祭。另外,規定教民內要慈孝,外要敬讓,不准興訟好鬥,不准欺詐世人。張道陵規定:天師為全教區最高領導;初入道的稱為鬼卒;能為道徒和病人作祈禱儀式的稱為鬼吏和姦令;信仰確立並能講授《道德經》的稱為祭酒。祭酒負責主持一治教區的各項教務工作,直屬天師領導,對天師負責。每年三會日(上會:正月初七;中會:七月七日;下會:十月十五日。三會又叫三元),教民齊集治所,聽侯祭酒訓導檢查,聆聽教區科律。由於傳道紀律嚴密,教風正派,所以很快得到普及。
據傳,張道陵有弟子三千人,真正得其傳的只
祖天師張道陵
祖天師張道陵
有三人:一為王長,一為趙昇,一為其子張衡。王長長期跟隨師傅,擅長天文之學,精通黃老之術,深得張道陵賞識。而趙昇能得師傅道法,卻有一段來歷:張天師在鶴鳴山煉丹己成,並服了半劑丹藥,成為“地仙”之後,他看到身邊弟子,多為俗態未除,不足以附托宣教任務,將九鼎大要,留得奇人。後來,有一年上令之日,從東方來了一位冰胎玉質、道貌安然的青年,名叫趙昇,天師一眼看出定是奇人,欲收為弟子。為了考查趙昇的道心程度,張道陵曾七度驗試,結果,發現他拒絕財色,忍辱負重,憐憫天下窮人,恪守正一道規,稱得上滿意。七試之後的一天,張道陵帶領眾弟子,登上雲台峰絕崖,崖下一棵桃樹,紅色果實累累。大家見了,莫不心動,但要想獲取,卻又退縮三分,天師見此情狀,二話沒說,欲縱躍崖下採摘大桃,眾弟子一擁而上,攔住師傅,只有王張、趙昇二弟子,木然不動,黙然不語。誰知眾弟子未阻​​攔住,張天師分開眾人,朝桃樹方向一躍而下,眾弟子齊站崖邊,俯身下瞰,卻不見師傅踪影,一時驚駭悲啼,面面相覷,無奈之下,失望而歸。
張道陵第65代後裔
  張金濤:天師府主持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、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、江西省道教協會會長。
  張金華:天師府駐京辦主任、中華天師道友會執行會長、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、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。天師府、龍虎山歷史文化石碑文字的工作者。
8 野史逸聞
編輯

張道陵是沛國豐(江蘇省豐縣)人,原是太學中的書生,精通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這五經。晚年時他感嘆地說,“精通《五經》對延年益壽沒有一點用處啊!”就開始熱心研究長生之道。他得到了黃帝的“九鼎煉丹秘方”,就想照著秘方試驗煉丹。但煉丹的藥石非常費錢,張道陵家非常窮,要想致富沒有門路,種田放牧又不是他的專長,乾脆就不干了。他聽說四川人民性淳樸,容易接受教育點化,而且四川名山很多,就帶著弟子去了四川大足縣,進了鵠鳴山,寫了二十四篇論述道術的文章,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煉真諦的體會。有一天,忽然有神仙從空而降,他們成千上萬,或乘車騎馬,或駕龍騎虎,數都數不過來。神仙中有的自稱是柱下史,有的自稱是東海小童。仙人們把太上老君新出的《正一明威秘籙》和《正一法文》傳授給張道陵。張道陵從這兩部經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,於是百姓們都聚在他身邊求他治病,拜他為師,弟子上萬。於是張道陵在弟子中設立了“祭灑”的官職,管理弟子們,像政府的長官一樣。他還叫弟子們按照需要輪流交納米糧、器具、紙筆、柴草等東西,派人修整道路,不參加修路的懶惰弟子,張道陵就讓他們生病。縣里本來就有很多橋樑道路需要修復,但一直無人過問,那時張道陵一號召,百姓們爭先恐後地清除道上的野草,清挖堵塞的河道。有些愚昧的人不知道這些事都是張道陵授意幹的,還以為是上天的旨意呢。張道陵還想喚起人們的廉恥心,以此來管理眾人,他不願意動用刑罰,就立了一條製度:凡是有疾病的人,都要把自己有生以來犯過的罪過寫在紙上,然後扔到水里,向天神發誓以後永不再犯,再犯就必死。
9 張道陵與道教的創立
編輯

天師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,以老子為教主,道為最高信仰,符錄齋醮為手段,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。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,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。張道陵是中國道教創始人,他 ​​是道教祖天師,又稱第一代天師。
張道陵,原名張陵,字輔漢,祖籍沛國豐(今江蘇豐縣)人,於東漢建武十年(公元34年)正月十五日生於浙江天目山,漢留候張良九世玄孫。少入太學,7歲讀道教德經,十餘遍而達其旨,咸通天文、地理、五經,通習墳典,所覽無遺,從學者千餘人。天目山南30裡,西北80裡,皆有他講學之所。東漢明帝永平二年(公元59年),他26歲,任巴郡江州令(在今四川重慶),但他素喜黃老清靜養身之道,認為當官“無益於年命”,從而棄官隱修長生之道。漢章帝、和帝時隱居洛陽北邙山等地,修煉氣功。漢章帝建初五年(公元80年),朝廷徵為博士,稱疾不起;和帝永元元年(公元89年),徵為太博,封冀縣侯,三詔不就。次年,和帝永元二年(公元90年),他已57歲,攜弟子王長游淮入鄱陽,登樂平雩子峰,溯信江入貴溪云錦山煉“九天神丹”,“丹成而龍虎見,山因以名。”(即江西貴溪龍虎山,因“丹成而龍虎現”,故改甸為龍虎山)
  張道陵在龍虎山用三年時間煉成九天神丹後,已六十餘矣,吃了神丹容貌益少,“返老還童”,像30歲左右的人。接著又在龍虎山東北邊的西仙源壁魯洞,得神虎秘文,並建立天師草堂,廣傳弟子,為人治病,到他經嵩山二人巴蜀時,已經90多歲了。由此可見,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修道講課時間長達30餘年,這段不算短的日子,是他煉丹學道的主要時期。如今“煉丹池”、“濯鼎池”、“習升台”、“天師草堂”等遺址仍在,壁魯洞中的石灶石床石幾俱存,多種史籍均有記載,多處遺址歷歷可考。正如葛洪在《神仙傳》中所述:“陵初入龍虎山,合丹鬥劑,雖未衝舉,已成地仙。”可見他那時的道學功底已經相當深厚了。
  張道陵第二次攜弟子王長嵩山人巴蜀已過九十高齡。為什麼耄耋之年還要入蜀,一是“聞蜀人多純厚,易於激化,且多名山”,對創教有利;二是“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,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” ,他要繼續用符、丹為人治病,佐國佑民。入川後,他先居陽平山,後住鶴鳴山,還到了西城山、葛潰山、秦中山、昌利山、湧泉山、真都山、北平山、青城山,精思煉志,著作道書24篇,足跡遍及巴蜀、陝西等地。他收徒設教,建立道教基層組織,凡入道者須出信米五斗(漢時一斗等於現在二升,五斗即等於2014年一斗),“付天倉”以備飢荒和作“義舍”之用。
  順帝漢安元年(公元142年,時張陵109歲),五月一日,“太上親降”,授以三天正法,命陵為“天師”,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。其年七月七日,又授(陵)《正一盟威妙經》,重為“三天法師正一真人”。“漢安二年(公元143年),太上以漢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時二十四治,付天師張陵奉行布化。”自此功成道著分領二十四治,第子戶至數万,道教遂大行於巴蜀一帶。東漢恆帝永壽二年(公元156年),張陵123歲,是年九月九日,將諸秘錄、斬邪二劍、玉冊、玉印授長子衡,乃與夫人雍氏登雲台峰,白日昇化。
  自“祖天師正一道”創立以來,歷為道教所尊,認為它是正一盟威之道,是伐誅邪偽、整理鬼氣、統承三天、佐國佑民、新出治世的真道,即真一無二的正道。時人尊張道陵為人天之師,又稱天師道。宋元以來,三山符錄統歸龍虎山,遂統稱為正一道,以區別金元之際在北方興起的全真道。
  關於張陵創立道教的過程,《道藏》多處記載,葛洪在其所著《神仙傳》中說: “......聞蜀人多純厚,易可教化,且多名山。乃與弟子入蜀,住鶴鳴山,著作道書二十四篇,乃精思煉志。忽有天人下降,千乘馬騎,金車羽蓋,驂龍駕虎,不可勝數。或自稱柱下史,或稱東海小童,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。陵受之,能治病,於是百姓翕然,奉事之以為師。弟子戶至數万,即立祭酒,分領其戶,有如長官......”。[3]
10 傳承
編輯

張道陵天師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,其繼承者為第二代張天師張衡(非科學家張衡)[4]
11 卡牌
編輯

天師角色牌
鬼戲張道陵
鬼戲張道陵
修煉:本玩家成功驅散和當前等級相同顏色的小鬼牌時,獲得3點靈力。
LEVEL01:法眼(本玩家黑夜階段開始時使用)
檢視鬼牌堆上1張卡牌,然後,以任意順序放置回鬼牌堆上或下。
LEVEL02:度魂咒(本玩家黑夜階段)
支付3點靈力,然後,把一張自己積分的小鬼牌和一張場上的小鬼牌互換。
LEVEL03:天師技(本玩家黑夜階段)
廢棄所有手牌和靈力,然後,把一張鬼牌棄置區貨鬼牌堆裡的【佛光普照】移出遊戲,並結算【佛光普照】的效果。
詞條圖冊更多圖冊


龍虎山(12張)

位於江蘇豐縣費... (4張)

詞條圖片(8張)
1 /1
參考資料
1.  龍虎山道教  .張道陵 [引用日期2013-12-6] .
2.  陳壽,盧弼著 .三國志集解 .北京 :中華書局 ,1982-12-01 .
3.  張道陵與道教的創立  .中國民族宗教網 [引用日期2014-03-16] .
4.  范曄 .後漢書 .北京 :中華書局 ,1965年5月 .


stockv
龍頭
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Rank: 50

積分 44211
帖子 8805
黃金 253215 兩
股票 108 張
貢獻值 6863 次
股技值 10 段
股神財符 1 枚
註冊 2007-1-14
用戶註冊天數 6284
股字輩  股聖
發表於 2014-6-15 12:52 
180.218.2.115
張衡(道教正一派第二代張天師)
編輯
目錄
1 生平簡介
2 家族概要
▪ 先祖
▪ 祖父
▪ 父母
▪ 叔
▪ 兄弟姐妹
▪ 妻
▪ 子女
▪ 孫
▪ 曾孫
3 相關記載
▪ 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》
▪ 《漢天師世家》
4 天師世襲
1 生平簡介
編輯

張衡(?-179)東漢末年道教派系· 天師道(俗稱五斗米道)第二代天師(稱嗣師)。字靈真,沛國豐縣(今江蘇省豐縣)人,張良之後。漢永壽二年(156年)襲教。張道陵長子,張魯、張衛、張愧之父。
《三國志 ·張魯本傳》雲:“陵死,子衡行其道”。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》(以下簡稱仙鑑)說:衡少博學,隱居不仕,有大名於天下。精修至道,不與世接。時皇帝聞其有道,欲徵為黃門侍郎,辭而不就。襲教後,居陽平山(今四川彭縣)以經籙教授弟子,克彰正一之道。言約理明,聞者有感。光和二年(179)正月以祖傳印劍付子魯,與妻盧氏得道於陽平山。囑子魯曰:汝祖以天地為心,生靈為念,誠敬忠孝為本,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。嗣吾教者,非誠無以得道,非敬無以立德,非忠無以事國,非孝無以事親(見《漢天師世家》)。元武宗至大元年(1308)贈“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”。道教稱嗣師。
後世道家一般認為在張衡死後,天師道教權曾一度落入張修之手,中平元年(184年),張角起義時,張修改進天師道為五斗米道並響應張角的起義。劉焉入蜀時,鎮壓了蜀中的起義軍,收編了張修的五斗米師,封張修為別部司馬。後劉焉令張魯與張修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。張魯與張修掩殺蘇固後,斷絕斜谷,張魯复襲殺張修,利用張魯祖(張道陵)、父(張衡)兩代的威信,奪回了教權。
2 家族概要
編輯

除正史《三國志》、《後漢書》及其他常見野史以外,家族資料多出於《漢天師世家》、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》、《歷代神仙通鑑》、《張氏全譜》。
先祖

張良:字子房,留侯,有子名不疑,不疑次子高,高子通,通子無妄,無妄子里仁,里仁子覺,覺子起,起子大順。(《歷代神仙通鑑》為:里仁子浩[一作皓],浩子剛[一作綱],剛子翳),張陵乃大順之長子也。
祖父

張翳:字大順。張陵之父,按《張氏全譜》雲生有三子:道陵、道聖、道宏。
父母

張陵:或作“張道陵”,字輔漢,張大順之長子,張衡、張權之父。天師道創始者,正一真人,第一代天師。
孫氏:貞女,一云雍氏,名不詳。張陵之妻,生有二子四女。子為:衡、權;女為:文姬、文光、賢、芝。


張道聖:張大順子,僅記於《張氏全譜》,與張道宏的長幼不明。
張道宏:張大順子,僅記於《張氏全譜》,曾任兗州太守,後隱居,與張道聖的長幼不明。
兄弟姐妹

張陵六子女長幼順為:張文姬>張衡>張權>張文光>張賢姬>張芳芝
《歷代神仙通鑑》雲:(孫氏)始生女,名文姬;既生子衡。越三年,又生子權,复連生三女,曰文光、賢姬、芳芝。
張文姬:張道陵之長女,張衡之姐,適陳郡(一作陳州)袁公之子,家豪、好道,成婚最久,久之白日抱五兒升天。
張權:《張氏全譜》作張機,比張衡小三歲的弟弟,娶妻王氏,其他信息不詳。
張文光:張道陵之次女,為陵王妃(一作廣陵王妃),以所封有犯父諱,不食數月,白日昇天。(一云入門三日,於殿上白日昇天)。
張賢:一云名賢姬,天師張道陵之第三女,為燕王妃,好道,集真人之法,久之白日昇天(一云勸燕王修真不從,即乃飛升。)。
張芝:一云名芳芝,天師張道陵之第四女,多得道術,適魏公第二子(一云第三子),夫故犯父諱,遂鬱鬱不樂於家,於宅後白日飛升。


盧氏:名不詳,貞靜,張魯、張衛、張愧、張玉蘭、張徵之母,以道術養生,有少容,因張魯不聽劉璋之命而與子張徵一起被劉璋所殺。通稱:張魯母、盧夫人。
子女

張衡四子一女長幼順為:張魯>張衛>張愧;張玉蘭與張徵的長幼不明。
張魯:字公祺(或作“公期”、“公棋”、“公旗”),張衡之長子,天師道系師,歸降曹操後為鎮南將軍。
張衛:字公則,一般認為系張衡次子,張魯之弟、張愧之兄,隨張魯投降曹操後為昭義將軍。
張愧:字公仁,一作張傀,一般認為系張衡第三子。張魯、張衛之弟,隨張魯投降曹操後為南郡太守。
張玉蘭:張衡之女,一云為張魯之女,幼而潔素,不茹葷血。
張徵:張衡之子,張魯之弟,因張魯不聽劉璋之命而與母親盧氏一起被劉璋所殺。其名僅見於《張氏全譜》。


張富:字元微,張魯長子,闢丞相掾給事,黃門侍郎,歷漢中太守,封昌亭侯。久之,得道,屍解而去。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》中作張滋。
張廣:字嗣宗,《太平御覽》引《魏志》所載為張魯次子,《張氏全譜》作張旅歷。
張永:字齡宗,張魯第三子(一云為次子),或與張廣為同一人。歷奉車都尉議郎,封樓亭侯,得道屍解。《張氏全譜》中作張永曆。
張盛:字元宗,張魯第四子(一云為第三子),天師道第四代天師。魏初至鄱陽入龍虎山傳揚道教,四方學道者日眾。道教歷代天師均在江西龍虎山傳教即自張盛始。《張氏全譜》中作張盛歷。
張溢:字立宗,張魯第五子(一云第四子),仕歷牙門將軍,駙馬都尉,討寇將軍,漢中、南鄭太守,閬中侯。久之,得道屍解,《張氏全譜》作張溢歷。
張巨:字儒宗,張魯第六子(一云第五子),仕歷侍御史、安南正參、義陽太守。久之,得道屍解,《張氏全譜》作張巨歷。
張夢得,字文宗,七子,歷諫議大夫、宗正,得道屍解。
張氏:張魯之女,後來嫁給曹操之子曹宇。
曾孫

張昭成:字道融,張盛之長子也,天師道第五代天師。學道不懈,每端坐室中,出神數百里外,能馴虎豹,年一百十九歲卒,而屍溫溫如生。既葬,塚上生菌數千。一日,居人見鶴穿墓而出,有彩雲盛之。後開墓視之,唯冠履在焉[一云:晉初得道,至成帝咸康年中仙去]。
3 相關記載
編輯

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》

卷十九·張衡傳
嗣師張衡,字靈真,張正一真人長子也(一云字子平,頗精元象,學道。繼出,仕漢為隴西刺史,遷侍中)。少博學,隱居不仕,有大名於天下。時,帝聞其有道,徵為黃門侍郎,不就,不關世務,吐納不食。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二十三日,以真人之法付子,師與妻盧氏得道陽平山,白日飛升。
《漢天師世家》

張衡傳
二代嗣師,諱衡,字靈真。精修至道,不與世接。被徵為黃門侍郎,不就。永壽二年,襲教居陽平山,歲以經錄授弟子,克彰正一之道。言約理朗,聞者有感。漢光和己未年正月(179年),以印劍付子魯,曰:汝祖以天地為心,生靈為念,誠敬忠孝為本,周行天下,除妖孽之為民害者,是以親遇聖師,建立大教。嗣吾教者,非誠無以得道,非敬無以立德,非忠無以事君,非孝無以事親。汝其遞相傳授,世承人倫,世遵成訓。於是率諸弟子拜日:祖師志願弘博,因家立教,永世為宗,綠與道符,身為法嗣,承先啟後,厥任為難,敢不只勤用弘玄化。言畢,與妻盧氏於陽平山,白日上升。大元至大元年,武宗皇帝制曰:蓋聞古先哲王,莫不以清靜寧民為本。公孫有大院之訪,陶唐有汾水之往,所以博求至理,在囿天下也。朕甚慕之。天師正一之教,其幾是乎。今有司以嗣師位號為請,惟師嗣守道器,遺榮衝引,尚安事名。然繼宗開緒納俗安善之邊,不可不表也。宜有顯稱,以致遐仰。可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鈔道真君。
4 天師世襲
編輯

張衡為第二代張天師,第一代張天師為張道陵,第三代天師為張魯 ,第四代天師為張盛,第五代天師為張昭成